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世果绘. Show all posts
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世果绘. Show all posts

2008/05/28

惊醒


阵晨风
吹乱满古镇的幽香
惊醒
酣睡的猫

2008/05/26

秘密


翠鸟告诉我云端的秘密。
长颈鹿告诉我树梢的秘密。
而我……
只能告诉它们
孤单时虚构的秘密。

2008/05/09

干净


论梦是缤纷的,或则黑白的;
此刻的他,
干净如一张白纸。
无论是精英,或则人渣;
总统,或则走卒,
不曾都干净如
一张白纸?

2008/04/15

还是


走下去,就要走出去了。
这蓝蓝的梦,软软的兔,绵绵的云。
迟疑了一会儿,大兔小兔难过不舍,她还是走了下去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近来老是觉得睡眠不足。心情难以闲逸。昏昏沉沉的。清晨早点出门,武吉知马堵;晚点出门,罗尼路堵。人生难免,大大小小的两难一桩接一桩。这样也不是,那样也不是。
莫名其妙完成这幅小图。竟然不知该给它什么文字。莫名其妙的,不就是人生吗?明知道讨厌堵车,但还是得每天乖乖参与其盛。

2008/03/21

扫落


糊的山歌

扫落细碎的芬芳

远近的春蝉
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好些年前,刚开始接触俳句,认识了松尾芭蕉。芭蕉的重要著作「奥之细道」,寻获的皆是英文译本。其中一本格外精美,附有日本现代剪纸大师宫田雅之 Miyata Masayuki的多幅创作,手法细致得让人称奇。

杭州行初次接触梅花,远处观之,恍若一泼泼水彩,白的红的粉的,游人散落花间,走不出的清香。

作此小图,梅是主角,人是点缀。传统山水画,人总是一点点的,模模糊糊,没入山林。这是一种回归田野的境界,人与自然一体。辋川成就王维,多首绝句让人玩味:空山不见人,但闻人语响;涧户寂无人,纷纷开且落。人都化开了,成了自然中微不足道的一缕空烟。芭蕉的纪行著作,以散文兼俳句形式,传达的亦是此等执着与审美。

宫田雅之剪出的俳人芭蕉,以背影或侧影为多,或立于松木繁花间,或消失于苍茫暮色里…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
宫田雅之绘图,Donald Keene翻译的「奥之细道」



2008/03/14

竹凳

柳依依,虫声戚戚。

小竹凳等着大竹凳
摇着葵扇
摇回古老的神州
大地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连日阴雨,连带人也昏昏沉沉。灵隐寺的梅花还灿烂否?西湖岸的细柳枝吐嫩叶了吗?
忙忙碌碌十来日,杭州仅是走马看花。正当开始领会杭州之休闲,已是告别之时。苏堤、白堤、孤山梅;南屏、飞来、晚钟声。天生丽质的杭州,纵使存在万般人为的丑陋,依然不减璞玉之温润。正如那日,星期天清晨8时许,独自跑到文2路的书城,店未开,近百的杭州人已扶老携幼,在料峭春意中耐心等候。
在中国人强悍粗砺的外衣底下,依然不减那文明古国幽微的底蕴。
中国出版物价廉精美。很意外寻得一套7本的绘本中国系列图画书。熟悉的传统素材,东方的绘图风韵,捧在手里,爱不释手。中国开始认真一步一步回归传统文化,绘本是个很好的开始。我相信绘本的软力量,人心总有那一小爿不受污染的天地,静待灌溉。看惯了欧美日韩的绘本,是时候让中国人找回属于自身古老的真善美了。

2008/02/28

冷了


丽的圣诞丛林
霓虹闪烁冷了
在日子的迷宫里
只剩一个人
无声欢庆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死党忽然决定丢下一切,到加拿大生活留学。虽万般不舍,总不可阻止他去成就想要的生命。好朋友将离开好几年,日子将空了一个洞。

上周五学生在欢送会的泪水,不知今晚在机场会否重演?送别难免感伤,放在心中就好,还是要挂上笑容,让友人勇敢闯荡,让自己重新起航。

PS:这是2月的最后一幅小图。接下来2周将陪学生出国学习。应该不会更新部落格了。

2008/02/14

已在


握85度的热咖啡

冷日光只有10度

细声哼完Yesterday once more

咖啡屡屡飘走5度

火车还没到站

人已在旅途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去年冬,在台北街头偶遇85度C。不算是正规的cafe,它们自称为咖啡、蛋糕、烘焙专卖店。早期从事广告创作,格外喜欢左岸咖啡的文案。那是咖啡与文学的传统结合,在温度中品味人生小小的苦细细的乐。



喜欢85度C,就单纯喜欢这个名字,带有文学的温度。握着一杯85度C,逆着冬的寒风,走累了坐在树下,枝丫缭乱的影是冷日光的绘图。



85度C,应该就是冲泡咖啡的理想水温,刚好可以温暖所有旅人寂寥的身影。



人生旅途,一个人也好,结伴同行也好,我们都已上路,就要用心的走用心的看。每一道风景,都有文学的温度。



2月14日,祝所有旅人,一路好风景。


85度C左岸的网站


2008/01/25

白影


春的早晨
一朵白花
提早谢幕


春的早晨
那飘忽的白影
是花
还是蝶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岛国没有四季。我的四季都是从文学中建构的,加上一点幻想,一点浪漫,一点一厢情愿。


2008/01/24

抽离


寞在喧腾着
抽离在融入着
城市的元旦在洪荒中
结束了
____________________
寞有多寥廓
抽离有多深远
整个城市的时空都在沸腾
一个天台多少寒风
____________________
补:偶尔总有某些小图,就只是想画,而没有画的目的。也就是画了之后,感觉无需相应的文字,甚至标题。感觉是抽象且模糊的,可以意会,难以言诠。“抽离”就是这样的小图。怎么看都好喜欢(容我老王卖瓜),硬是加上以上文字,反而添足。感觉朦朦胧胧的全都在图中了,唤起的是什么思绪,就是什么思绪。

2008/01/21

勾起



弯月牙儿
将沉沉的深蓝的思念
轻轻勾起

在淼茫之中
只剩纷至沓来的
悄悄潮汐

2008/01/08

另一


飞往月光的
另一边谁在?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那本绘本名为《另一边》The Other Side。作者Istvan Banyai,2005年美国出版。前同事曾留言推介,格外向往。台北行,泡书店是必然的。咖啡座与书店是城市人文风景的最佳符号。凌乱的城市,因弥漫书香与咖啡温度,而告别面目可憎。


窝在信义诚品,避跨年那几天的寒流,书堆中无意间看到黄黑二色的图画书。绘图风格强烈,线条干脆,对比分明,黑就是截然的黑。前同事感性的文笔,娓娓叙述的绘图境界,已烙在脑海,随手一翻,怎么竟是眼前这一本?


读者与作者与文本之间的关系就是如此有趣的。同事通过文字所勾勒的《另一边》,我通过同事文字所解读的《另一边》,与Istvan Banyai用心所创作的《另一边》,竟如斯迥然。同事很水彩,我很素描,Istvan很graphic。


另一边应该是怎样的风景,需要答案吗?

2007/10/13

作伴



正……
跑也湿不跑也湿
倒不如
放一只纸船
也好作伴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这几天午后都下雷雨。今晚和好友将出发北上柔佛某座小山,深夜远足以期拂晓“攻顶”。盼老天怜悯,别下大雨,浇湿晨曦。

2007/10/05

隐士


霭悄然湿了温度
松鼠相继弹过古木
备好柴火
沏茶绿如青苔
坐看入暮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星期二回公司收拾物件,顺道上同事的节目空中介绍好书。当下,就想到比尔.波特的「空谷幽兰-寻访当代中国隐士」。事后翻早报,竟凑巧也介绍此书。
隐士,是中国文化上重要且迷人的符号。获知终南山尚有隐士零落如幽兰,怎不叫人动容?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玩仿绝句:
七言
雾霭悄然湿温度
松鼠相继弹古木
备好柴火沏清茶
坐看身影杳然枯
.
五言
雾霭湿温度
松鼠弹古木
沏茶碧如苔
坐看影渐无
.
不入平仄,不成体统;信手戏笔,万勿见笑。

2007/09/26

抖擞


擞!前进!
看我的冠冕多神气!
每一大步
都是好风景!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本是要在上星期天的最后一场新书活动,示范这幅小图。但健忘的我,老是忘记携带adaptor,无法投影画面。越老越糊涂。

2007/09/25

全部


只有一盏单薄的纸灯
能给的
就只是全部的光与温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中秋节快乐

2007/09/23

放大



放大心灵
装下整片刚苏醒的翠绿
寻宝历险记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昨日在交流会上示范的小图。

2007/09/13

暖色


另一个角度
发现
冷秋的暖色

2007/09/11

末班


班车在深夜滑翔
城市的光无声流淌
逝者如斯的
痴狂
梦想

2007/09/10

芭蕾


音符唤醒色彩
色彩唤醒春天
春天唤醒…
粉蝶的芭蕾舞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原本是要在Kino示范这幅小图的。但考虑到时间问题(需要时间来加工),加上画完底稿后,觉得构图很普通,就搁在电脑里。昨夜一边上色一边捕捉感觉,一再修改。才发现,原来色彩是最伟大的诗人…